蓝琛资讯网蓝琛资讯网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文山边境管理支队王静:基建项目工地上的“女经理”

  王静工作照 供图  

  一米七的女经理高个、一头干练的新时新篇短发、一脸清秀的代新队王地上全球单机妆容,这是作为章文王静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山边常年在工地上跑,我的境管静基建项皮肤还会更白一些。”一句玩笑话,理支引来旁边一阵爽朗的目工笑声。

  俗话说,女经理男主外,新时新篇女主内。代新队王地上然而,作为章文王静带着营房科一帮大老爷们,山边不管风吹霜打,境管静基建项日晒雨淋,理支整天泡在基建项目工地上。时间一长,她便成了大家眼中的项目部“女经理”。近年来,云南文山边境管理支队共新建营房36幢,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不仅极大改善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条件,也让王静和她的同事们收获了如潮的点赞和好评。只是,光鲜亮丽背后的辛酸苦辣,却如人饮水,全球单机冷暖自知。

  

  生活中的王静 供图 

  弱女子敢啃“硬骨头”

  “小平房、大楼房,危房办公心里慌;无信号、无空调,夜里睡觉全靠熬。”王静说,这是几年前基层民警编的一段顺口溜,也是营房建设的真实写照。

  文山边境管理支队所属各基层单位常年驻守在中越边境马关、富宁、麻栗坡三县乡镇和村寨,营房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难以满足工作、生活需要。据统计,该支队1990年前建盖的营房就有90幢,占到了全部营房的四成多。

  为了彻底改善营房建设的现状,2016年,该支队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开工建设7个边防派出所、8个边境检查站项目,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项目之多、面积之大,为建队以来历史之最。

  “一下子开工那么多项目,当时压力很大,生怕有什么纰漏,整晚睡不着觉,感觉人都要崩溃了。”王静坦言。

  从前任科长赵海晋手中接过“接力棒”,王静柔弱的肩膀,第一次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王静转眼化身为性格火辣、办事干练的“假小子”,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总是能量满满地出现在工地上。她将每一个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签订管理责任状,采取“争取项目、整合资金、以点带面、分片推进、全面突破”的方法,建立“支队-大队-建设单位”三级管理监管体系,明确奖惩和责任追究,按年度、分片区推进项目建设。

  2017年12月23日,王静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机关新营区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该支队建设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新营区占地面积19000余平方米,建有综合楼、食堂各1幢,花园1座,公寓房3幢56套住房。为确保顺利搬迁,支队又多方筹措经费,投入综合训练馆、信息化和绿化等配套建设,采购安装了办公家具、天然气、太阳能、窗帘和灶具等设施,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

  “以前,寒暑假家属女儿来探亲,都是自己掏钱住宾馆,现在的公寓房不仅有独立卫生间,还安装了热水器,接通了网线,晚上洗个热水澡,看看电视,既舒适又温馨。”说起住宿条件的变化,几名跨省两地分居的机关民警最有发言权。

  “门外汉”的成长

  “在全总站范围内,营房岗位的女同志几乎是凤毛麟角,要坚持下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静的成长和收获的背后,凝聚着多少常人看不见的艰辛的汗水。

  营房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对岗位人员要求极高,王静深知“门外汉”处境的尴尬。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刚到营房岗位的前三年,她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拿来学习,勾画每一页业务书籍,标注每一条对应条款,熟记每一份文件,甚至熟练到可以记清页码和复述原文。

  王静的老公郑松,是马关边境管理大队仁和边境派出所副教导员。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正在热恋中,每次约会的时候,他不是去办公室找她,就是去工地堵她,好不容易才能见上一面。后来,两人结婚生子后,只能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儿子送到千里之外,由年迈的父母照顾。

  “我们是双警家庭,这些年,最亏欠的还是孩子!”王静满脸歉疚地说,除了哺乳期一年带在自己身边,一直到五岁多,孩子才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读书。

  正是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王静一头扎入工地,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工程现场管理能力,很快成为营房建设领域的“佼佼者”。2014年,她还通过了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王静总结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图纸、一套台账”的工作模式,通过定期汇报、随机抽查、集体约谈、集中通报等方式,及时检查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监管选材用料、项目变更和工程质量,提升了基建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刻苦提升自身业务的同事,王静带着5名基建管理员,制定了《基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流程图》和《营房业务须知》等工作规范,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召开现场协调会、定期总结讲评等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用、边用边钻,带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工程师”队伍。

  “最忙的时候,我负责的麻栗坡片区有6个项目同时开工,每个工地之间都要坐一两个小时客车,跑完全部项目至少需要十天,一轮刚跑完,又要开始解决下一步的问题。”助理员李志文话语中,除了有对自身业务能力的底气,也透露出对“带头大姐”王静的信服。

  100分绝不只干99分

  营房建设,一头连着单位发展大计,一头牵着民警的心。王静深知,仅凭业务能力,还远远不够,必须时时刻刻把基层单位和民警的期盼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2009年,为解决民警住房问题,支队立项新建了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初期,为尽快把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办下来,她每天要来回跑几趟,往返于地方规划、住建等部门。那段时间,正巧赶上住建局电梯维修暂停使用,她一步一个台阶爬到十楼,办完事又从十楼步行到一楼。一个回合下来,往往都是满头大汗,她风趣地说:“既办好了事,又减了肥,一举两得。”经过王静的不懈努力,最终提前完成了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一直是王静的初衷。在经济适用房购房报名和分房阶段,她根据设计图纸,一笔一画制作了房屋立面图,并将房间位置一一标注清楚,购房人员选房时,只需直接在相应房屋位置签字确认即可。到了后期分户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时,王静已经怀孕6个月,医生叮嘱她不要过度劳累,要多静养休息。为了让同事早日住上新房子,她不顾医生劝阻,每天挺着个“大肚子”,奔波在各个部门的办事窗口。

  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这个项目成为全总队第一家完成经济适用房分户房产证和土地证办理的单位。

  “只要是我经手的工作,能做到100分的,绝对不会只干99分。”王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麻栗坡边境管理大队部受地域条件限制,一幢破旧的两层小楼“蜗居”在县城边偏僻的山脚下,民警工作、生活、娱乐就在一个巴掌大的院落里。在支队党委和支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静和同事们一趟趟前往现场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论证方案。后来,经过多方汇报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将大队部原址重建列入“交钥匙”工程,仅此一项,就节省经费600余万元。

  “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王静在朋友圈记录的一句感悟。她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再艰难的路也能走下去;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曾经的努力奋斗都是值得回味和留念的。

  云南网记者 熊强 通讯员 杨桂开

赞(71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蓝琛资讯网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文山边境管理支队王静:基建项目工地上的“女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