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琛资讯网蓝琛资讯网

向“绿”而行内蒙古谱写绿富同兴新篇章

原标题:向“绿”而行内蒙古谱写绿富同兴新篇章

牧民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的绿草原上套马。记者 任军川 摄

党的向而行内新篇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力厚植生态底色,蒙古少年股王加快经济、谱写能源结构转型,绿富打造向北开放经济带,同兴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闯新路、绿开新局,向而行内新篇谱写出守望相助、蒙古绿富同兴的谱写发展新篇章。在建党百年之际,绿富一个绿色、同兴壮丽、绿开放的向而行内新篇内蒙古,正向着新征程奋勇前进。蒙古

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5月的内蒙古,绿色从东向西延伸。

大兴安岭残雪未消,兴安杜鹃正傲雪绽放,昔日嘈杂的斧锯声早已被悦耳的鸟鸣声取代。“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大兴安岭林区全面禁伐,‘砍树’变‘看树’,换来了生态持续恢复。”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少年股王董事长陈佰山说。

在锡林郭勒盟,2.24亿亩草原正在进行“带薪休假”。每年4月上旬,锡林郭勒草原进入牧草返青期,全盟各地根据牧草返青时间进行不少于30天的休牧,并向实施休牧的牧户发放补贴,牧草通过休养生息得以更好生长。

春风吹过毛乌素沙地,百万亩柠条随风摇曳,泊江海子碧波荡漾,遗鸥、蓑羽鹤等鸟类在水中嬉戏。如今的“候鸟天堂”泊江海子曾一度干涸,当地从2015年开始采取多项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使泊江海子重现生机。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绿色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大兴安岭林区正在进行从“卖木头”到“卖碳汇”的转型。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在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便开始探索实施碳汇交易,迈出了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步伐。

家住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的牧民特木热,见证了家乡草原“由绿变黄,又由黄返绿”。“十多年前,家里草场比现在小很多,但羊的头数却多了不止一倍。”特木热说,“超载破坏了草原生态,也带不来好收入。”当地政府为牧民科学核定载畜量,并推广更精细、智能的养殖方式。如今,虽然特木热家羊的数量只有以前的1/5,但品质得以提升,收入不降反增。

内蒙古常年开展生态建设,生态的好转为各地群众带来了五彩斑斓的生活,“黄沙沙”变“绿岭岭”“金蛋蛋”的故事,在内蒙古层出不穷。

何团亮的家乡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乡,她与村里人共同植树20余年,将连片的沙山种满锦鸡儿、黄柳。如今生态好转了,当地搞起生态旅游,村民们年收入都达到上万元。何团亮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的家乡,我们用绿色换来了更好的生活、更广阔的世界。”

绿色转型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靠“羊煤土气”的传统资源优势,内蒙古曾连创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然而近十年,内蒙古一度面临“一煤独大”、生产粗放、动力不足等发展难题。为跳出“挖煤卖煤、挖土(稀土)卖土”的发展天花板,内蒙古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走出一条绿色“重生”之路。

大路,是鄂尔多斯市黄河岸边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山村,却因现代能源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蝶变。大路工业园区内有80余个煤化工项目,乌黑的煤粉送入生产线,就能生产出如矿泉水般清澈的柴油,或转化为保鲜膜、塑料水杯等产品。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近年来,内蒙古紧跟能源技术革命趋势,加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建成全国门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大老粗”的传统产业越发“精细化”。

坐在控制室内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通过手机实时监测井下采煤情况,这是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龙王沟矿井“95后”矿工刘斌杰的日常。这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目前已实现智能采煤、智能掘进、智能探放水。

这是内蒙古“5G+智慧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数十万矿工摆脱“黑苦重”的采煤作业,实现“人工挖”到“5G+”的转变。

农牧业也在转型升级,古老草原与崭新时代同步。我国首个以驼乳驼脂为原料的化妆品生产线在阿拉善盟投产,全区草原肉羊、向日葵产业跻身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通过电商畅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启了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先河。

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内蒙古开枝散叶。全国最大“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地乌兰察布,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首辆氢燃料重卡在包头市下线,首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乌海市率先投入使用,内蒙古步入绿色能源新时代。

脱胎换骨,向“绿”而行。内蒙古已摆脱传统能源依赖,寻求新的经济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充满活力的向北开放经济带

悠扬的汽笛声响起,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满洲里口岸,沿着亚欧大陆桥驶向欧洲。满洲里作为中欧班列东部通道的重要口岸,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超过50条。

在全球疫情下,满洲里口岸活力未减。虽然受疫情影响,航空和海运出现不同程度停运、减运等情况,但中欧班列发挥安全高效等优势,不断开拓新业务、增添新线路,为保障中欧及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3548列、324310标箱,较上一年同期分别增长35.1%和37.6%。

曾经的边陲小城满洲里,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民张志国从背着包跨境进行小商品贸易,到代理出口大宗商品,再到成立自己的商贸公司出口农业机械,从事外贸近30年,见证了满洲里边境贸易由小到大的发展。“现在交通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得到的支持和便利越来越多。”

满洲里口岸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内蒙古目前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共同打造出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国对蒙古国最大陆路口岸,2020年进出口运量超过1600万吨。2020年,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赠的3万只羊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如今,二连浩特口岸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源源不断向蒙古国输送蔬菜水果等物资。

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货运通道实行临时管制措施,创新采用公路转铁路运输方式出口果蔬,通过铁路运输将果蔬运送至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再由蒙方将运达的果蔬换装到厢式货车上,破解了果蔬物流的困局。“中国蔬菜丰富了蒙古国人的餐桌,使我从‘肉食动物’变成了‘杂食动物’,身体更健康。”家住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货车司机毕德日雅说。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进一步激发口岸活力,推动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的口岸发展新格局,提升全区口岸在建设向北开放重要经济带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副主任杜成福介绍,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口岸功能和资源整合高效推进,泛口岸经济加快发展,全域开放平台初步形成,我国向北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对内蒙古口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打造三大口岸功能组团,通过组团实现相邻口岸之间功能互补、发展协同。东部口岸功能组团以满洲里口岸为核心,以国际贸易、商贸服务和跨境旅游为主导;中部口岸功能组团以二连浩特口岸和呼和浩特航空口岸为核心,重点打造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加工制造、生产性服务、商贸服务;西部口岸功能组团以策克、甘其毛都公路口岸为核心,联合腹地能源矿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以能源和矿产品进口加工为主导的口岸经济。

打造口岸组团,推动口岸与腹地联动发展,内蒙古正在积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绘就开放新蓝图。(□记者 张丽娜 安路蒙 魏婧宇 王靖 呼和浩特报道)

赞(7735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蓝琛资讯网 » 向“绿”而行内蒙古谱写绿富同兴新篇章